從小就告訴孩子,也許就會改變孩子以后的人生。 ) @7 x* l- L: \
指責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容易怨天尤人。 1 n/ c* k& z! ^% X$ {
敵意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容易好斗逞強。 5 z8 Q! G' I& ]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容易畏首畏尾。
$ q0 r" N) _+ R5 I2 h2 r. q憐憫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容易自怨自艾。 . r3 B3 b$ m9 q3 O& w4 F4 Y
嘲諷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容易消極退縮 . X. J8 _1 `- `# Q' ], [2 y. {
嫉妒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容易鉤心斗角。 1 _, p2 c U9 j6 V
羞辱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容易心懷內(nèi)疚。 $ _3 E! a1 f& T
容忍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極富耐性。
+ i. ^! q, h) e鼓勵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充滿自信。 + N; \6 W( J8 Q' ]. ~# g
贊美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心存感恩。 ( e: l% j: b2 b) D7 t+ u
嘉許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愛人愛己。
) w$ G# K4 N9 G+ u. N接納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心胸廣大。
! O5 a: F8 V9 O; h認同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掌握目標。
& [1 G% ^" p- q7 [1 B分享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慷慨大方。 4 D0 _( B6 y K! z3 E7 |/ \- x3 `4 R
誠實公平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維護正義真理。 0 ^2 Q, o9 @: o, u% M4 }6 E# J
安定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 y3 Y" o7 T" L( |) C
友善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對世界多一份關(guān)懷。
% v. |- j. o+ h t4 }+ q& o2 `祥和中長大的孩子, 將來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 H4 l, ]5 f( e1 J& P 讓孩子在何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呢? # G" b: T, @9 J* e+ `
# K5 S; {1 f6 d: j( q第一句話是: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 + K4 J3 q5 l R$ |$ C' ~: Y+ l" k
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如果說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那么懶惰也是一種習慣。人出生的時候,除了脾氣會因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東西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響和教育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積月累養(yǎng)成的習慣。我們有的人形成了很好的習慣,有的人形成了很壞的習慣。所以我們從現(xiàn)在起就要把優(yōu)秀變成一種習慣,使我們的優(yōu)秀行為習以為常,變成我們的第二天性。讓我們習慣性地去創(chuàng)造性思考,習慣性地去認真做事情,習慣性地對別人友好,習慣性地欣賞大自然。 注解:要會“裝”,要持續(xù)的、不間斷的“裝”,裝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習慣了,比如準時到會,每次都按時到會,你裝裝看,你裝30年看看,裝的時間長了就形成了習慣。
v1 v* q9 D3 [% X# l% }3 [6 z7 k2 v
9 v! c, D- b1 i. K
% C9 F% U t6 |$ Z) P) ^8 z+ l
3 l. [6 L! J0 P
第二句話是:生命是一種過程。 ! Y Z, I& i( F! N
6 ]5 T: B( e9 Y9 d9 t# L6 w' |& y1 }! L( Y- v
事情的結(jié)果盡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過程更加重要,因為結(jié)果好了我們會更加快樂,但過程使我們的生命充實。人的生命最后的結(jié)果一定是死亡,我們不能因此說我們的生命沒有意義。世界上很少有永恒。體驗也是豐富你生命的一個過程。 5 p1 N1 `& U2 i( C: f) y, V
注解:生命本身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是你自己賦予你的生命一種你希望實現(xiàn)的意義,因此享受生命的過程就是一種意義所在。
+ Q9 F1 H3 h1 b# Q% d) v' R: C& u, u1 O6 q
, g1 i! W6 I E. X
P* z2 P+ k% K+ |$ r# d! v( M! _
; l9 {. A. v& g 第三句話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并不一定是直線。
1 d7 y; t: m* a3 Y7 u: E0 K" a* a- O& w5 s
& O! }- l# g" j/ @, j* \
" n1 Y I7 B @, Z, b, p
b6 F0 z( M. ^; H% P
7 l& y6 b( k1 W; G4 b1 T% G 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就把事情做好。我們有時需要等待,有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技巧。我們做事情會碰到很多困難和障礙,有時候我們并不一定要硬挺、硬沖,我們可以選擇有困難繞過去,有障礙繞過去,也許這樣做事情更加順利。大家想一想,我們和別人說話還得想想哪句話更好聽呢。尤其在中國這個比較復(fù)雜的社會中,大家要學會想辦法諒解別人,要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成熟,很不錯,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 k; | B5 Y. q, k _
注解:如果你在考數(shù)學試題,一定要答兩點之間直線段最短,如果你在走路,從A到B,明明可以直接過去,但所有人都不走,你最好別走,因為有陷阱。在中國辦事情,直線性思維在很多地方要碰壁,這是中國特色的中國處事方式。
# @ n3 B+ x6 F, T( y / H6 ^" `- E7 t# v: |8 l
第四句話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 Y' C3 R. N0 M5 c3 ~" a6 l8 T% J: v: l$ i: v" V
2 o1 R7 }: {/ p3 _; r( T7 V& a Z: x
+ }# f2 a, z( u1 } / U9 z- d* V% u4 U" R7 P( {
( s1 T& }- c+ Q+ j) L6 G2 b
; C7 [, {) b# F* t$ p 我在滑雪的時候,最大的體會就是停不下來。我剛開始學滑雪時沒有請教練,看著別人滑雪,覺得很容易,不就是從山頂滑到山下嗎?于是我穿上滑雪板,哧溜一下就滑下去了,結(jié)果我從山頂滑到山下,實際上是滾到山下,摔了很多個跟斗。我發(fā)現(xiàn)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停止、怎么保持平衡。最后我反復(fù)練習怎么在雪地上、斜坡上停下來。練了一個星期,我終于學會了在任何坡上停止、滑行、再停止。這個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自己會滑雪了,就敢從山頂高速地往山坡下沖。因為我知道只要我想停,一轉(zhuǎn)身就能停下來。只要你能停下來,你就不會撞上樹、撞上石頭、撞上人,你就不會被撞死。因此,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高速前進。
: K2 h4 [. p' @$ B; { 注解:用汽車來比喻,寶馬可以上200公里,奇瑞卻只能上120公里,為什么?發(fā)動機估計不相上下,差距在剎車系統(tǒng),上了200公里剎不了車,呵呵,我的天! & b" q# W& j) C D9 \$ k) ^; y" L
/ U2 {- E. J; `7 P
- c' Z, g8 t2 q" ~- m7 Y9 R/ o2 n5 v$ S \$ ]9 e4 M: g: G' M
第五句話是:放棄是一種智慧,缺陷是一種恩惠。 3 F# S b8 f$ u+ c/ u
3 p8 v* c: j4 i
6 }! u- q# E, }6 \; o) `# R
0 A4 B7 Y% C3 g/ P7 K' M
8 C$ ^# S% A3 q6 @
. `& d/ B1 j+ I h
% M# r) J5 S/ N* @, M 當你擁有六個蘋果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它們都吃掉,因為你把六個蘋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個蘋果,只吃到了一種味道,那就是蘋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個蘋果中的五個拿出來給別人吃,盡管表面上你丟了五個蘋果,但實際上你卻得到了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還能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別的水果的時候,也一定會和你分享,你會從這個人手里得到一個橘子,那個人手里得到一個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種不同的水果,六種不同的味道,六種不同的顏色,六個人的友誼。人一定要學會用你擁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加重要和豐富的東西。所以說,放棄是一種智慧。
! D, Q4 V9 d/ b% g# C7 U: z) \! [) ~" x9 M"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