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世界級巨富教子秘笈:獎勵比懲罰更有效 李嘉誠:讓兒子當球童 ![]() 1 b1 G# J& k. e) }
靠白手打拼起家的李嘉誠很早就開始關(guān)注對孩子的培養(yǎng),據(jù)說,在兒子李澤鉅、李澤鍇還只有八九歲時,李嘉誠就專設(shè)小椅子,讓兩個兒子列席公司董事會。次子李澤鍇的零用錢,都是自己在課余兼職,通過當雜工、侍應生掙來的。每逢星期日,他都到高爾夫球場去做球童打工,背著大皮袋跑來跑去,通過自己的勞動,領(lǐng)取一份收入。李澤鍇將打工所得,除了用作自己日常的零花錢之外,有時還資助生活困難的同學。李嘉誠知道后十分高興,他對妻子說:“孩子這樣發(fā)展下去,將來準有出息?!? ( O% R- y% s4 S3 r, t
王永慶:節(jié)儉出名的父親 ![]()
$ b: Q+ _+ W* P5 a2 l+ j7 o他供給學費、生活費都算得很精準,就像管理手下企業(yè)般,總是給得“剛剛好”,不讓他們有一絲享受奢侈的機會,此外,和兒女聯(lián)絡(luò)都是寫信,從不打電話,“因為覺得打電話太貴了”。王永慶的女兒王雪紅說:父親寫信多半寫他自己的工作心得,的告訴她公司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處理等,父親特別強調(diào)凡事要“追根究底”,會告訴她公司發(fā)生了什么事,他如何追根究底。 $ C. r r/ @1 Q' r! H& _
盛田昭夫:只有“純真”并不夠 ![]() 許多父母怕孩子染上貪錢的惡習,就不讓孩子沾上金錢的邊。在充滿競爭和風險的社會中,如此“純真”很容易被淘汰。已去世的索尼公司創(chuàng)始人盛田昭夫,剛懂事時其父就告訴他:你是家中的長子,未來的米酒商。盛田昭夫從小就被當作家產(chǎn)繼承人來培養(yǎng),逐漸變得精明能干,學會了精打細算,后來終成大器。 w$ }5 k3 _" [
沃森:規(guī)劃自己的“錢”程 ![]() / {6 i# X1 E" ?) O
理財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規(guī)劃自己的理財目標、計劃等。IBM前董事長沃森就要求他的兒子從上初中時起做每周的零花錢支出計劃,每月的收支目標,使兒子很小就樹立了商業(yè)意識,最后也成了IBM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良好的理財習慣創(chuàng)造了其燦爛的一生。
, \. d% A ]# I- C0 v8 D) l) |摩根:能省不如會賺 ![]() # Y, \3 v, u1 \' U, K+ N
摩根財團的創(chuàng)始人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當年靠賣雞蛋和開雜貨店起家,發(fā)家后對子女要求嚴格,規(guī)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錢都必須通過干家務(wù)活來獲得,幾個孩子于是都搶著干。最小的孩子托馬斯因年齡小搶不到活干,于是每天買零食的錢都沒有,非常節(jié)省,老摩根知道后對托馬斯說:“你用不著在用錢方面節(jié)省,而應該想著怎么才能多干活多掙些錢?!边@句話提醒了托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干活的點子,廣開財源,零花錢漸漸多了起來,他最后明白了,理財中開源比節(jié)約更重要。 % N5 O9 F4 c/ t& u- l
洛克菲勒:獎勵比懲罰更有效 ![]()
2 i! @8 m- _9 l4 F; y4 E洛克菲勒共有5個兒女,家庭財力遠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對兒女的日常零用錢卻十分“吝嗇”,規(guī)定兒女們的零用錢因年齡而異:七八歲時每周3角,十一二歲時每周期1元,12歲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發(fā)放一次。他還給每個孩子發(fā)一個小賬本,要他們記清每筆支出的用途,領(lǐng)錢時交他審查。錢賬清楚、用途正當?shù)?,下周還可遞增5分,反之則遞減。同時,孩子們能做家務(wù)事還可得到報酬,補貼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蒼蠅能得1角,逮住一只耗子得5分,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獎勵。后來當副總統(tǒng)的二兒子納爾遜和興辦新工業(yè)的三兒子勞倫斯,還主動要求合伙承包全家人擦鞋,皮鞋每雙5分,長筒靴1角。當他們十一二歲的時候還合伙養(yǎng)兔子賣給醫(yī)學研究所。
6 a, I8 _4 c" C卡內(nèi)基:金錢不能換來感情 ![]()
: t- S {- }8 y' ]( k9 o& Z8 o! \在家庭理財中切忌將錢擺在超越一切的第一位,這樣會傷害夫妻、父母與子女的感情。美國“鋼鐵大王”卡內(nèi)基就曾對他的孩子說:“金錢不能換來感情?!彼f:“如果我特別大方,給你們很多錢,那你們可能只記得我的錢,記不住我這個人。如果我特別摳門,可能也得不到你們對我的感情,所以我寧愿多花些時間關(guān)心你們,培養(yǎng)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為在關(guān)愛面前,金錢就顯得無能為力了。你們應該牢記最能打動商人心的不僅是價格,還有情感。”
4 {7 w9 I+ c+ R- h6 Z波音: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 j" r5 B; P% }: D2 _% M! Z2 `) }
很多人敝帚自珍,以為這樣節(jié)約能省錢,美國波音公司創(chuàng)始人波音卻對他的子女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如果你有買新東西的欲望,你就有拼命工作的動力,扔掉舊東西反而能刺激人更多地創(chuàng)造財富。”的確,家庭理財中一味節(jié)省用舊物的精力,倒不如用來努力掙新的。
! Y i `8 `% V: j4 @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