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2011年中國文化遺產日大運河南旺樞紐遺址公眾考古活動在山東省汶上縣啟動。該活動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山東省文物局、濟寧市文物局和汶上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舉辦,是在汶上縣大運河南旺樞紐遺址開展的第二次公眾考古活動,可謂"再續(xù)前緣"。
南旺樞紐遺址是大運河全線工程技術含量最高的點,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天人合一的歷史智慧和傳統(tǒng)治水理念,是大運河遺產科學價值、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 為了進一步研究南旺樞紐工程,為大運河整體"申遺"提供支撐,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對南旺樞紐遺址和分水龍王廟建筑群遺址進行了考古發(fā)掘,確定了南岸大堤、石駁岸、海漫石與北岸磚石大堤的位置、走向與結構,清理了邢通斗門、木樁擋板痕跡、埽工痕跡以及引汶入運分水口設施。該研究所還對龍王廟古建筑群、特別是最西側的白大王廟等建筑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清理發(fā)掘。通過對每組建筑期別的劃分,使人們對不同時代的建筑布局、結構及其性質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 據了解,此次活動還特別設置了"與文物親密接觸"的環(huán)節(jié),將考古發(fā)掘出土的文物在現(xiàn)場展示,讓公眾能夠近距離觀賞、親手觸摸這些歷史遺存,了解考古、感受歷史,實現(xiàn)了文化遺產保護全民動員,共同承擔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促進南旺樞紐遺址的保護和大運河"申遺"工作的開展。 |
|本地廣告聯(lián)系: QQ:905790666 TEL:13176190456|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汶上信息港
( 魯ICP備19052200號-1 )
GMT+8, 2025-8-3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